阅读历史 |

第225章 恶仆(1 / 2)

加入书签

秦伯羽惊道:“你放屁,我杀来福之前明明和你商量了,你也同意了,还让我做的干净点,这都是你亲口说的,怎么说与你没有关系,你这个恶妇,竟然想把自己择干净,告诉你,我做的恶事都有你一份,你休想置身事外!”

他们一开始抵死不认,现在见事情已经瞒不住,便开始狗咬狗,都想把脏水泼到对方身上,好减轻自己的罪责。

陆平本就烦躁,被他们这么一吵,直接气得一拍惊堂木道:“休得喧哗,一个一个说!”

秦伯羽开始讲述自己所做之事,不敢有半点隐瞒,只求能减轻罪责,反正来福也没死,自己也不算杀了人,随后赵兰芝也开始讲述,她认为事情都是秦伯羽出的主意,自己不故事照做罢了,再怎么样也不至于被砍头吧。

两人的话语逐渐将所有真相都勾勒出来,在场之人都认真听着。

秦伯羽当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村庄,小时读过几年私塾,识得不少字,可是后来由于家庭原因,父母未再让她念书,而是让其老老实实地帮衬家里,做了一个农夫,后来家乡大旱,双亲皆被饿死,便一路逃荒,来到了桃花县。

当时他因饥饿而晕倒在李家宅院外,最后被李家家丁发现,并把他抬了进去,给予饭食,这才捡回了一条命,他向李家的主人李贵诉说自己的遭遇,当时府里正好缺人手,便收他做了个打杂的仆人。

那时他才十岁,从此便在桃花县扎下了根,在李家工作的勤勤恳恳,并逐渐与下人们打成一片,并在李家渐渐长大。

按说是李贵做主收留了她,还给了他一条活路,秦伯羽理应感谢他,可是他心里却无比恨他,以及瞧不起他。

在秦伯羽的眼中,李贵就是一个刻薄寡恩,唯利是图的商人,可能是后者贫苦出身的原因,所以在他发财,并成为桃花县最富有的人后,对钱财看得便特别重,时常克扣仆人们的工钱,并且总是不给秦伯羽好脸色看。

秦伯羽从杂役慢慢做到了他的贴身仆人,所以李贵只要一有怨气,就会在他身上发泄,找些没来头的理由来虐待他的精神,慢慢地,他对李家人越看越不顺眼,并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所以他开始不顾一切的巴结李家人,无论是李贵的夫人柳林波,还是他们的独子李沧,他都像一条狗般对他们唯命是从,并逐渐学会看眼色行事,总能按照他们心中的意思办事,最终讨得了他们的欢心,坐上了管家的位子。

李贵很多时候都没有注意到,秦伯羽站在他背后时,时常阴恻恻地看着他,心里总想着要把李家夺过来,慢慢地,秦伯羽对他的恨意,开始转移到所有李家人的身上,初来李家时的少年稚气慢慢褪去,逐渐变成了一个老油条。

后来,李沧取了一个名叫程月心的姑娘为妻,夫妻二人生活美满,恩恩爱爱,秦伯羽打从心底里羡慕他们,他们时常当着他的面卿卿我我,于是他的羡慕逐渐变成了妒忌,开始在心里诅咒着他们。

二人虽然生活幸福,但一直没有孩子,这让李贵夫妇十分心急,因此李沧在压力之下,又取了赵兰芝为妻。

赵兰芝是桃花县里一个商人的独女,家里虽说不上多么有钱,可总比一般家庭好得多,外表也是天生丽质,女工也极为擅长,而且父亲认为女儿家也需要读书,所以他打破成规,为她请了一个先生,教其读书,之后更是为她请了许多老师,可以说,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她身边从来不缺少追求者,向来是众星捧月,在到了嫁人的年纪后,提亲的人几乎要将家里的门槛踏破,但儿女婚事最后还是要听父母的,父亲对那些提亲者一个都未看上眼,一直让其待字闺中。

她也曾幻想过自己未来的夫君是个怎样的人,自己嫁到那边后又会过上什么样的幸福生活,可是命运从来都不像想象般的美好,家中的生意出了问题,急需资金周转,对外又欠了一笔巨额的债,种种事情的叠加使得父亲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当一家人心急如焚时,也不知是福还是祸,桃花县首富李贵派人来提亲了,可是,众所周知,他的独子李沧已经取了一个夫人,如果同意这门亲事的话,赵兰芝嫁过去只能做小。

这种待遇与赵家之前门庭若市的情况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到了那不止要何事都被大夫人压一头,就连下人也必定与她的关系更好,毕竟赵兰芝是后入门。可是,当她父亲问提亲者为何李沧要再娶一房时,对方的回答又让她燃起了希望。

据提亲者说,李家的大儿媳程月心虽然温柔贤惠,可是多年未怀有身孕,因此李贵夫妇十分着急,于是想要让李沧再娶一房,后者又是有名的孝子,又怎能不答应。

自古道,母凭子贵,如今程月心未有孩子,也就是说家庭地位谁高谁低,还未可知,只要自己嫁过去并为李家生下一个孩子,那未来可想而知。

最终,赵家同意了这门亲事,赵兰芝嫁到了李家,成为了李家的二夫人,大夫人程月心也果真像提亲者说的一样,温柔贤惠,十分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