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九章 隐情(I)(2 / 2)

加入书签

圣旨便跟着进了府衙。依着圣旨,府衙内所有未结清的,存疑的旧案,须得重新来过,再审一遍。

工作量可谓巨大。

连着半月,一堂接着一堂,周志萍直忙得昏天黑地,着急上火,嘴角都起了泡。

他靠在椅背上。看着眼前堆成小山的案卷,心里郁闷。

差役端了茶水过来,见他面色黑沉,没敢多言,把茶水放在案角,悄悄躬身退到一边。

周志萍啜了口茶,翻翻手边的案卷。

这件案子有关成记玉石铺。

有人发现成记售出的玉石来路不正,遂怀疑是店里掌柜勾结贼匪,低价收了脏物再高价转卖。

这消息传出以后,不少家里丢了值钱玉石的失主找上门。众人与掌柜理论,一言不合,便把人扭送到了府衙。

失主自是义愤填膺,掌柜当然也是抵死不认。

失窃之物好辨别,这勾结贼匪一事却难以判定,是以两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件事反反复复闹进府衙,都快成每月固定上演一遍的闹剧了。

“成掌柜。”周志萍抬眼看看站在旁边的人,有些不耐烦道:“这回怎么说?”

成掌柜苦着一张脸:“周大人,咱们干这一行的,您又不是不知道……”

周志萍眉头一皱。这是打算朝他诉苦?他还有苦呢,他的苦找谁说去!

见周志萍面色不虞,成掌柜咽了口唾沫,小心陪着笑:

“捕盗拿匪的事儿,向来归官府管。咱做这玉石买卖,铺子里只能说鉴定真假,保证不售赝品,至于这玉石的来路……,咱说句实话,成记只是间玉石铺,我成忠不过是个生意人,属实没有能力甄别。”

周志萍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这一点他不是不知道,但这事要是不给出个说法,那些失主定然是不愿意的。

见周志萍并不反驳,成忠继续道:“成记的玉石里,许是有来路可疑之物,但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这“与贼匪勾结”一说,纯属子虚乌有。”

“成掌柜说没有便没有么?”周志萍啜了口茶,幽幽道:“若是仅凭拍胸脯保证便能断案,那要本官何用?”

成忠赶紧申辩:“我并非是这个意思。大人明察秋毫,成记确是清清白白。为着这事,之前刑部的程大人也亲自带人来铺子里盘问过。”

他顿了顿,看看周志萍的脸色:“若是成记真的有问题,那程大人也不能放过我,您说是不是?”

“程端?”周志萍拿着茶杯的手一顿:“他去你那里做什么?”

这人还真是阴魂不散,怎么什么案子他都要来插上一手。

“为了块玉佩。”成忠如实答道:“一块祁连玉。”

放眼整个平津城,成记的祁连玉是最好的。但饶是见惯了好玉的成忠,亦是对那块玉佩印象深刻。

这块玉佩是他两三年前从一个掮客手中购得,之后很快便售出去了。只是没想到大半年前,刑部的程大人突然带着那块玉佩找上门。

成忠当时吓了一跳,以为是自己惹上了什么麻烦,结果程大人只是问了问玉佩的事情,随后便走了。

成忠生怕周志萍不信,是以把这事说得格外详细,包括这玉佩什么样,程大人那日都问了些什么,一一道来。

周志萍越听,越觉得不对。

这玉佩不就是沈宛曈身上那块吗?听成忠所言,玉佩早就不在沈宛曈身边了,程端也清楚这事。

如此说来,程端送进沈府去的那位……又是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