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章 清风又送旧人来(1 / 2)

加入书签

顾重山离开摩崖观后,有些走神。

往日恍若隔世。

这才过去多久,大半年,他已经成了别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山上仙家,想想自己都觉着可笑。

明明在真正的山上人眼中,他不过就是炼不出五行气,无法沟通天地的粗鄙武夫罢了,再怎么修行,也做不到天地共鸣,通天彻地。

原来普通人分不清武道和法道的区别啊!换作大半年前的自己,好像也分不清这个。

不过被人追捧的感觉真不错,沐浴在让人仰望的眼神中,那种令人飘飘然的陶醉感比喝了半斤仙家酒酿还要上头。

为石像重塑金身的许诺,差不多完成了一半,只要青户县不再发生大的变故,有那些乡绅主持,这件事不会有太多变故。

他依稀记得那尊造像手里拄着很长的剑,面目狞狰,看上去威风凛凛……

那神像手里的剑是不是“长缨”呢!

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他先后去了新建起来的通户街和流溪巷那边。

街上已经开起了不少商铺,最多的就是小饭馆和香烛铺子。

自从青户县重建,附近几百里的劳动力都被吸引了过来,他们在这里没有家,小饭馆就成了他们解决一日三餐的地方;每天来青户县祭祀家人朋友的人也很多,香烛、纸钱也是最近几个月卖得最好的商品。

买好祭祀品和酒水,偶然又发现了路边一家叫临春铺的铺子。

记得小时候娘亲带着他过来买过东西,这家铺子最拿手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糕点,甜甜的,不僅他爱吃,娘亲也很喜欢,就是每次娘儿俩买回家后,老爹都会唠叨几句,说他们不体会辛苦啥的!就会乱花钱,大手大脚,将来媳妇都娶不到,每到这个时候,娘亲都会板起脸教训几句老爹,还说什么: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不愿意给媳妇花钱的男人,才真的讨不了老婆。

想到这些,他就有些伤感。

那些父母吵嘴的画面清晰得就像昨天才发生。

铺子伙计操着一口当地方言,不过顾重山听得出来,他的口音中夹杂有西边村镇的乡音,显然以前不是县城长大的孩子,对方倒听出了他的本城口音,显得相当热情。

毕竟楚人屠城之后,哪怕加上周边乡镇,青户本地人已经没剩下多少,伙计对他这个本地人拉开了话匣子,说这家铺子掌柜的也是土生土长的青户人,楚国入侵那几天,掌柜在陵州的儿媳妇正好生了孩子,一家人都去了陵州,正好躲过一劫。

所以掌柜重开铺子后,就给伙计订了规矩,但凡听到青户县本城口音的客人来买糕点,一律买一送一。

走出县城,顾重山拿出铜哨吹响,少许,白头天行雕便从天而降,也不落地,离地半丈不停扇动翅膀。

坐上天行雕一路向西,离城渐行渐远,远远看见高大的陵州城墙的地方,脚下便出现了一个方圆近半里的土坡,新土未干,上面连杂草灌木都没几棵。

土坡离官道很近,路旁还专门修了一条新路,路的尽头立起了一座当地青石打造的高大牌坊,牌坊后面用石头垒起了一座很宽的拜祭台,香炉供台一应俱全,还有专供烧纸的石窠。

顾重山站在牌坊下,牌坊的石柱和两边的石屏风上刻满了人的名字,都是这座合葬大坟中遇难人姓名,生辰年月,父母和姜先生的名字都在上面。

旁边一块石碑上还请陵州名流题写了一篇吊唁文章,石碑后还有出钱乡亲的人名和份子钱数额。

县城祭祀乡俗也很简单,只需要点燃三炷香,直系晚辈跪拜磕三个头就可以了。

摆好祭祀品,顾重山学着父母当年给先辈上坟的样子,作古正经的点香磕头,心里头默默说了几句愿他们安息的话,接着,又点了三炷香,这次是给姜先生点的,也同样磕了三个头,不僅是替铃铛,也是为自家先生。

然后他从旁边取了些新土,登上这座巨大的坟丘,在顶上添上了一把新土,用手压紧,这是以前父亲上坟时给他讲过的老讲究,上坟敬香添土,都是图个吉利。

做完这些,他才坐在石窠边把纸钱全部烧了,打开酒罐,倒满三杯放在供台上,往地上泼了一半,留下一小半,小口喝着,闭着眼跟爹娘和姜先生他们说着这些日子所见所闻。

比如貌似对自己有好感的陶然姑娘,去了西蜀山当山上人的铃铛……

最后,他抽出棍子,轻轻割开了手掌。

血,从掌心滴落。

他望着高大的坟丘,心里发下了血誓。

……

姜竹还是一天不落的来到山门后的大树上,呆呆地望着山门那条大路。

路上来来往往人越来越多,预示着种道秘境开启日越来越临近。

虽然她更相信陶姐姐说的那些,但心底深处,何尝又不希望高阳嘴里那些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变成现实。

这个世界上,她只剩下了这么一个亲人,如果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