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0章 王化贞四处碰壁,野猪皮开始吃(1 / 4)

加入书签

其实兵部尚书熊廷弼一直在关心辽东的战事。

按照他当初的设想辽东至少要增加到十六七万兵马才能遏制住建州。

不过随着袁应泰的大败使得大明损失了数万精锐,加之李献忠的精兵计划,如今辽东全镇也不过十万人马,却压的建州喘不过气来了。

他也不得不承认,宁远伯李献忠不仅仅是作战勇猛,在战略规划上也是一个天才。

如今朝廷对付建州其实主要是依靠李献忠手下的开原、铁岭、抚顺三路。

李献忠仅仅凭借手下3万人马就彻底掌握了战场主动。

而放弃了宽甸堡之后,南线明军的压力顿时减小了许多。

蓟辽总督阎鸣泰只需要利用上万精兵守住鸦鹘关同清河堡一线,就能彻底稳住南线的局势了。

很明显如今辽东的“北攻南守”策略不但奏效,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军费开支。

光是7万人一年的军饷就替朝廷省下了126万两白银。

而李献忠攻伐建州更是只出动了2万人,这样的规模即使打上个一两年朝廷也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对于叶向高提出的增兵辽东,他是不赞同的。

一来是大大的增加了朝廷的负担,二来也没有这个必要。

因为建州北面的险要之地,诸如界藩城、萨尔浒、古勒寨已经全部掌握在大明手中了。

现在赫图阿拉北面只剩下一个马尔墩寨了。

只要拨发足够的弹药和军备给宁远伯李献忠,要攻克那里是早晚的事情。

另外从战略层面考虑,如今建州正处在内讧之中,如果明军此时大兵压境,他们肯定会暂时放下内部矛盾,全力同明军决一死战。

若此时明军暂缓进攻,说不定能让他们继续内讧,甚至出现火并。

所以熊廷弼不赞成向辽东继续增兵,在宽甸开辟

熊廷弼是内阁成员中最知兵的,他的意见应该是最据权威的。

不过东林党人为主导的内阁可不是这么看的。

他们认为此时建州大乱,乃是彻底解决建州问题的大好时机。

李献忠在马尔墩寨磨磨蹭蹭的,明显有养寇的自重的意思。

泰昌帝当初就对辽东李家的势力十分忌惮,故而才要求李献忠发兵攻打建州。

可如今明军的伤亡并不大,战后辽东李家会更加尾大不掉。

既然李献忠不愿意速攻,那么朝廷只能增加兵马开辟

这样一来肯定会加速建虏的崩溃。

一来可以避免李献忠独占平定建州的大功,另外也能刺激其加强攻势有助于彻底解决建州之患!

如今“齐、楚、浙”三党在内阁人微言轻,七位阁臣之中只有次辅史继偕同熊廷弼两人反对。

由于阎鸣泰是以蓟辽总督兼任的辽东巡抚,很快内阁就让叶向高的得意门生王化贞就出任辽东巡抚。

而天启帝此时毕竟才刚刚登基,不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

得知内阁不但拨发了军资,还要给辽东增兵,可以尽快结束对建州的征伐,他就爽快的同意了对王化贞的任命。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万历朝了,虽说朝会不是天天举行,但大臣要见皇帝还是很容易的。

天启帝直接在朝会上应允了此事,司礼监也不可能再驳回内阁的相关票拟。

不过魏忠贤还是利用自己秉笔太监的权利对内阁的票拟进行了修改。

叶向高等人原本是要想彻底架空阎鸣泰这个蓟辽总督,让阎鸣泰直接搬出辽东坐镇蓟州。

司礼监以阎鸣泰坐镇辽东劳苦功高为由,拒绝让其撤离辽阳。

有阎鸣泰这个蓟辽总督坐镇,多少还是对王化贞有一点制约的。

不过阎鸣泰知道自己在这个蓟辽总督任上应该也呆不了太久了。

因为他已经听到了风声,内阁有意将原本三年后的京察提前举行。

大明规定每六年要对南北两京的官员进行考察,谓之“京察”。

京察时,四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官员,则会被直接罢黜,削职为民。

四品以上官员的京察主要是通过臣子写“自陈疏”的形式,由臣子自己向皇帝报告过去六年工作中的种种不足,希望皇帝能够罢黔罢黜自己。

皇帝在看完自陈疏后,通常对臣子多加鼓励,然后将其留任。

所以这种四品以上官员的京察往往是留于形势,根本就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

而万历后期由于党争的兴起,京察则是直接演变成了党争的工具。

谁掌控了吏部和督察院就能对其他党派进行清理。

万历45年的那次京察中,“齐、楚、浙”三党就是利用京察直接将东林党人几乎全部清理出了朝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