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章 要买房(1 / 2)

加入书签

第48章要买房

江海在家待了十天,然后便带着女友一起去了燕京。

归国之前,他已经收到了中科院的聘书,她的女友的工作也定了下来,在北理工大学任教。

前年,毛熊解体,震惊世界。

彼时,卡捷琳娜在国外读书,她的父母也离开了故国,如今已经定居欧洲。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卡捷琳娜未来会定居华夏。

作为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当一个老师,绰绰有余。

本来陈金水准备掏钱给江海买一套房子的,但江海不需要,他们单位会分房子。

入职就有单人宿舍。

只要领证,单位直接分一套房子。

重点是免费。

人才优待嘛。

不过,陈江海虽然不需要,但陈金水还是准备抽空去一趟燕京,给二儿子买一套房子。

他们家,不差钱。

听‘江河’说,燕京二环内好一点的商品房大概34千一平米,买个一百多平的房子,陈金水还是有钱的。

陈家村工厂每年都有分红,家家户户不说多,几十万块,咬咬牙还是能掏出来的。

这些年,工厂的分红款,陈金水一毛钱都没花,全部攒了下来,零零总总大概有五十来万。

掏出30万付个首付,尾款的让江海贷款,买完房子,剩下的钱全部留给江湖。

把钱全留给二儿子、小儿子,也不是陈金水偏心。

老大的情况,十里八乡都知道,不差那点钱,女儿的情况也类似,他们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房子、工作、孩子都有。

都很稳定。

也都结过婚。

只有二儿子和小儿子需要办大事,这钱,自然要留给他们。

这不。

江海入职的消息传回来之后,陈金水就找到李杰,做饭的时候,他一边帮忙搭手,一边道。

“江河,你最近有空吗?”

“有空。”

“那行,过两天你陪我去燕京一趟,我对那边不熟。”

“行啊,去看江海吗?”

“不是,你别跟他说,我打算给他买套房子,你帮忙参谋着,还有,这套房子不用你出钱,我有钱。

你要是给钱,那就不买了。”

“行,我不出钱。”

李杰呵呵一笑,小老头子,越老脾气越古怪,搁在十年前,陈金水根本不会说这种话。

“那还差不多,这件事,你别跟江海说啊,等咱们爷俩挑好了房子,再让他过来。”

“行,都听你的。”

买房子总归是不会亏本的,不过,李杰得找找人,93年左右,京城的商品房可不好买。

别看价格34000一平,是人均月工资的十倍,但没有关系,还是很难抢到。

更贵的外销房30004000美金一平的房子,同样不好买。

那玩意,也是凭关系买。

外销房那么贵,还那么抢手,其实跟一项政策有关系,那些外企想要进入华夏,必须要有真实的注册地址。

所以,外销房就变得很抢手。

那些外资又不傻,华夏摆明了做出开放的态度,面对一个人口超过十亿的超级大国,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或许,现在的华夏穷了一点,但市场潜力极大。

很多海外大资本,以及个人投机客,都纷纷进入华夏,这批资本进驻华夏,首选只有一个地方。

燕京。

那里是政治经济中心。

此时的魔都,还差点意思,这颗曾经的明珠,暂时还没有到绽放的时刻。

是夜。

李杰给燕京那边的朋友打了一个电话,买房是一件大事,虽然他答应陈金水不花钱。

但他可以借嘛。

银行的钱要利息,借他的钱,不要利息。

而且,现在买房子也要认准开发商,在琼省淘到第一桶金的王旦,现在已经把公司开到了燕京。

然而,万科93年在顺义开发的房子,那质量,真的一言难尽。

此时国内的房地产企业才刚刚起步,不仅路子野,跑路的也不少,再过不久,琼省的房地产泡沫就会被戳破。

160万人的琼省,坐拥2万多家房产公司,平均80人一家公司,这种情况,怎么都不正常。

未来,这两万家房产公司会倒闭99。

留下600多栋烂尾楼。

直到千禧年之后,琼省才消化掉90年代的泡沫。

虽然房产泡沫没有蔓延到燕京,但也得挑准开发商,如果可以的话,还是买外销房比较好。

外销房楼盘大部分都是外资开发的房子,这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