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章 不妙祸水东引了解一下?(1 / 2)

加入书签

在场总共八人, 清一『色』二品以上,没有一个二品以,全部都是国之重臣。 而如今就是这么一群人, 正在静静等待着听老师怎么跟学生的家长告状的。 中尚书令甚至还稍稍的催促了一句:“岑大人,既然圣上都开了口,你别卖关子了。” 尚书令可是实打实的正二品, 没想也对这种琐事兴趣。 岑少傅实在是躲不过了,没奈何好开了口:“皇上,您先瞧瞧这个吧。” 说着,岑少傅从袖中掏出了一本书。 这书不是别人的,正是叶朔的课本, 然后今天被岑少傅收缴过来,专门拿给景文帝看的。 很快, 这本书就被呈了景文帝面前。 景文帝翻开一看, 嗯?似乎也没么特别的地。 上面还是干干净净的,景文帝不由得松了口气。 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 很快, 他就发现了不对的地:“这书…怎么这样干净?” 岑少傅听这话当即就绷不住了:“因为九皇子殿他压根就没有看过!” 据岑少傅观察, 九皇子每天看书的时间能有个半个时辰都算是顶天了。 半个时辰啊! 对比他皇子一天动辄就是四五个时辰的读书时间,半个时辰简直就是直接跌破了众皇子的底线。 “九皇子甚至连名字都没写。”为了防止拿串了, 一般皇子是会在书籍上写上自己的大名的。 景文帝合上书一看, 上面果然空空如也,比脸还干净。 何相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对面坐着的镇国公,没忍住, 笑了。 镇国公觉得自己此时应该为自己外孙辩驳两句:“皇上,臣觉得,读书一事不应『操』之过急。” 那劳子书有啥好读的, 又难记又难懂,就算是记住了也不知是么意思,里面处都是弯弯绕的,一点也不痛快。 而且在镇国公看来,半个时辰已经不错了,他家里头那一群孙子、除了大孙子之外,都还坐不了这么久呢。 今日半个时辰,明日加半个时辰,日积月累不就有了吗? 景文帝闻言,强忍着骂人的冲动,随后面无表的将这本书还了回去:“他说不读便不读了?岑少傅怎么这种事也由着他?” “微臣实在是没办。”岑大人也很无奈:“九皇子说他读书时间一长就头疼,半个时辰已经是极限了。” 多『逼』他看一会儿,九皇子就又是捂胸口又是扶脑袋的,他装的像,一时间岑大人也不知究竟是真是假,倘若是真的,万一皇子真出了么问题,他可担待不起。 一旁的镇国公听这话,当即连连点头,对自己外孙的话表示赞同:“是这样的没错!”看书就是会头疼啊! 这好了,他大臣也都笑了起来。 “…镇国公你住口。” 景文帝这回实在是憋不住了,转头瞪了镇国公一眼,随后景文帝深吸了一口气,总觉得事远没有这么简单:“岑爱卿,还有呢?” “还有皇上您瞧这些。”岑大人今天是有备而来,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 当门外的小监抱着一个木箱子进来的时候,何相他们全都愣住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九皇子去上书房还没多久吧? 怎么这些难不成都是他弄出来的? 一瞬,岑大人肯定了诸位大臣的猜测:“启禀圣上,这些都是臣最近上课的时候,没收的九皇子的一些小物件。” 景文帝打开一看,里头『乱』七八糟么都有。 景文帝随手捡起了一块形的玉石,放手里头一看,原来是块小印章。 大约是初学的缘故,这块印章刻的歪七扭八,能隐约看出来是个人脸罢了。 好奇心害死猫,这话放在皇帝身上也不例外。 在好奇心的驱使,景文帝沾了点自己的印泥,然后将印章盖在空的宣纸上。 等瞧清楚上面刻的究竟是么之后,景文帝的脸立马就黑了。 长头发…是个女子! 但实景文帝作为一个古人,压根不知动漫这个东西,加上叶朔刻的比较『乱』,一子就让景文帝错认了。 景文帝突然又想起了自己儿子的抓周宴上抓的胭脂跟肚兜了,如今旧事重提,这事儿马上成景文帝的心病了。 何相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圣上将好好的一张宣纸团成一团,然后丢了出去。 随后景文帝将印章放一边,打定意等会儿让人把这印章磨掉。 景文帝很快又从箱子里捞出了第二件东西,这是……一把小木棍?? 小木棍半个筷子那么长,五六根小木棍大概有一根筷子那么粗,打磨的十分圆滑,全部都用红绸捆着,一捆大概有百十根那么多。 “这又是做么的?”景文帝不解。 岑大人上前拿过木棍,将红绸解,然后亲自演示给皇帝和众位大臣怎么玩儿。 就是用中一根小木棍一点点把他木棍都被拨出来,期间他的木棍不能动,动了就算输了。 景文帝:“……” 听起来,貌似还挺有意思的。 “咳,那这个呢?”轻咳一声,景文帝又指了指一叠自己儿子手绘的棋盘。 棋盘上头一黑一,像是围棋的样子,但仔细看来又不是围棋。 岑大人看了一眼,便:“这是殿发明的,说是叫‘五子棋’的东西,九殿说当五子连成一线,便是赢了。” 这都么『乱』七八糟的?? 除了手绘棋盘,还有陷阱游戏,都是一些有纸有笔就能玩儿的。 很快景文帝又翻出了一本半个巴掌大的,已经用线装订好的本子。 本子的每一页都画着一个拿着剑的小人儿,小人儿画的及简单,说是小人儿,实也不过就是根线和圆拼凑在一起的。 “同一个东西,他画这么多做么?”景文帝又问。 就知圣上也不知,岑大人也是听叶朔说,才知这东西究竟应该怎么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