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章:挣钱哪有打倭寇重要!(1 / 2)

加入书签

“咳咳……”  “兕儿,千古一帝的事,咱们爷俩以后慢慢聊,还是先说说你的盛世想法吧!”  自家儿子把自己提到了始皇帝同等的地位,向来自认为脸皮厚的老爷子,也忍不住一阵脸红。  朱高煜微微一笑,也没再多说,拿过自己的奏本,拍了拍道:“何为盛世,民富国强尔。”  “国强,无非是大臣用心,奉公执法治国安民。将士用命,横扫四夷所向无敌。”  “只要做到这些,爹您的永乐一朝,便可在各代帝王中名列前茅。”  “然,此乃只是武之强盛,也只是迈向盛世的一只脚。”  “单脚之人纵然能行,却难行万里,想要健步如飞,还要另一只脚紧跟其上。”  “富民。”老爷子赞同点头,说出了另外一只脚。  坐在一旁的徐皇后,脸上露出微笑之容,手中之笔奋笔疾书,记录下父子二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然也!”  “但,民又如何而富?”  朱高煜抛出了一个问题。  老爷子皱眉头,略为沉思道:“衣食无忧,钱粮满仓!”  朱高煜摇了摇头。  “此乃是其一。”  不等老爷子再开口,朱高煜直接道:“在儿子的想法中,想要民富打造万古盛世,不但要外物致富,精神信仰上也要富。”  “精神,信仰。”  老爷子若有所思。  朱高煜再次点头,讲出了一个小故事。  “儿子观看史料,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贞观年,胡入长安,观路乞者,心怜,赠一饼。”  “然,乞者不感其恩,反而弃饼骂之。”  “汝之蛮夷,不配赠吾食物!”  “咚咚咚!”  抬手敲了敲桌子,朱高煜看着抬头的老爷子,“这就是大唐天朝上国的骄傲,在乞丐看来,这些被他们大唐征服的蛮夷,给他食物,就是对他的羞辱。”  “或许有些人觉得这非常傻,然而儿子却觉得,这才是一个种族,能让四方臣服的精神和信仰。”  “有如此精神信仰的大唐,在与蛮夷对战之时,士气上,天然压对方一头。如此士气,如此军心,如此傲气,只要将帅有心,百战百胜翻手而已。”  说完这些,朱高煜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讲道:“可再观我大明,却没有这股民心傲气。”  “宋朝的耻辱,元朝的残酷统治,给我们这个骄傲的种族,精神上带来多次重击。”  “纵然爷爷他们这些先辈们,奋起反抗,推翻了蒙元,可我炎黄百姓,再也找不回那股强横,所向无敌的自信和信仰。”  “也正因此,儿子认为,想要我大明达到大唐那种盛世,甚至超越他们,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百姓,重新找回天朝上国的自信,重新拿回,放眼天下皆是浮萍蝼蚁的傲气和精神。”  拍了拍他写的万国大典章程,朱高煜对着老爷子郑重道:“盛世从民而起,咱这第一步,就从万国大典开始。”  “儿子要让大明百姓知道,我大明放眼世界,强横无敌,有信心,有决心,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儿子要让他们重新挺起胸膛,找回我炎黄种族的自信。”  “或许这其中过程千难万难,但总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开这个头。”  “不管结果如何,儿子都无怨无悔,我失败了,只怪我没本事,我会继续努力,唤醒更多后来之人,与我一起找回种族自信。”  “毕竟,如果连我们皇家之人都不站出来,就这样放任自流,那这个种族,谁还会站出来拯救。”  “爹,爷爷救回了种族之身,您作为他的儿子,他的传承者,应该肩负起这个使命,将种族自信之火重新点燃。”  “只要完成了这一切,不管你曾经做过什么,犯过什么错误,将来的后世子孙们,看在这些功绩上,也会敬您三分!”  大殿陷入了安静,老爷子捧着茶杯,呆呆的出神。  原来自己一直想差了。  他一直以为打败了蒙元,给子孙留下了安全之地,留下了土地,就算完成任务了。  可如今经过儿子这一番言语,他才回过神来。  经过无数年的战乱,以及蒙元的残酷压迫,百姓精神信仰上已经出现了问题。  如果他不解决这个问题,后面可不单单是脊梁弯了,膝盖估计也要弯下去了。  人一旦跪了下去,想要再站起来,就千难万难了。  将来哪怕有一两个人站出来反抗,而那些跪下的人,也会拼命把其扯回去,让那些反抗的人,与他们一起继续跪着。  人的劣根性就是如此。  就如秦朝之时,赵高指鹿为马无人敢反对,那个强横无敌,征服六国,威压天下的大秦,就已经完了。  种族又何尝不是如此。  想到未来的大明,面对异族再次入侵时,百姓不是与朝廷一起奋而反抗,反而如绵羊一样,乖乖听从指挥,老爷子心中就是一阵绞心的痛。  “朕的大明不能如此。”  老爷子狠狠的一捏拳头,看向朱高煜:“臭小子,你说的没错,强国先强民,一个没有精神信仰的朝廷,武力纵然再强大,也是空中楼阁,你这个万国大典章程我批准了。”  说完,就奋笔疾书,亲笔写下了一道命令,递给了朱高煜。  “拿去,只要关于万国大典之事,谁敢阻挠谁不配合,你直接拿大嘴巴子扇他。”  朱高煜喜滋滋的将手令收下,同时对着老爷子讲道:“工部现在抽调不出人手,修建工匠营地,我又不想让爹您征发徭役,闹得天怒人怨,所以就跟五军都督府的人讲了一声,让他们派兵帮忙修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